币策急收紧市场大规模去杠杆

2022-09-23 15:02:09作者:涂国彬永丰金融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发表鹰派言论,暗示加息行动未完结。法新社
 
 
本港时间周四凌晨,万众瞩目的美联储议息结果,正式公布。说是万众瞩目,绝不夸张,皆因大家真的屏息以待,对於美联储有可能大幅度加息,有别於以往的幅度和速度,无论是局方,抑或是市场人士,都不敢怠慢。
 
有趣的是,不久之前,大家还没有想像过,可能有这样的高通胀,也没有想像过,美联储以至一众央行,有可能真的抛开多年的量宽枷锁,真的加息,真的退市,真的缩表,全部都要一齐来。
 
当然,更加有趣的是,其实在十多年前,金融海啸后不久,量宽刚开始,外界便已一直有人指出,最终会有高通胀,最终央行要反过来收紧,最终可能导致另一次金融市场的震荡,而资产价格在大升后大跌,今次能否再次有减息量宽的子弹,为其化险为夷,存在很大的变数。以上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忧心的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市场上有真金白银,说话有分量者,而不单是一般媒体评论报道,又或者学者象牙塔内的理论推演。
 
量宽多年后通胀才杀埋身
 
事实上,有别於大部分人(包括为数甚多的经济学家)原本的估计,量宽带来的货币供应增加的影响,没有马上由资产价格转至一般老百姓感受到的物品价格上,不是一两年,而是在金融海啸后,欧债危机后,持续十多年后,一直要到疫情出现,导致另一个非常时期,各方供求皆有重大变化,才触发起物价上升的动力,再间接引起了通胀预期。换言之,这是应验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老话,若然不报,时辰未到,果真可圈可点。
 
可是,这样预测,竟然要一直等到十多年后,才正式启动落实,靠的还是疫情的偶然因素,不可谓不意外。
 
通胀预期不容易消散
 
放诸当前局势,固然,从需求(第二)定律的角度,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需求的价格弹性将会增加,意味着物价最终会在自由市场中调节,不必官方人为干预,也不必央行的货币政策改变,也会在供应增加后,下降回来。
 
只是,当中过程触发了的通胀预期,却不一定那么容易消散,此之所以,央行不得不严阵以待,大力加息,同步上演退市缩表,目前加息75点子,算是进可攻退可守之选。
 
通胀料放缓风险资产堪忧
 
在接续下来的一两个月,由现在到下一次议息,相信大宗商品持续在需求面放缓而供应面扩大后,继续有下行压力,如此一来,物价指数升势会进一步放缓,甚至有回落之虞,则外界关心的通胀压力可望纾缓,而押注在相关商品价格好仓的,自然要小心留意了。
 
无论如何,这个周期一旦启动,所有风险资产,都必须格外留神,大规模去杠杆的行动,正式展开,这还未计有加息导致衰退的效果!
 
(权益披露:本人涂国彬为证监会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联系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并无持有文中所述个股。)
责任编辑:宫锡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