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人民币国际地位迅速攀升,带挈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壮大发展。
全球加息潮下,环球债券市场出现30年未见的大熊市,其中美国国债成为跌市重灾区。不过,中国国债却逆势上升,主要是货币政策趋宽,加上全球推进去美元化,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中国国债受到追捧,人民币国际化提速,正是香港金融业乘势而上的良机。
近日世界银行发出警告,全球多国出现50年未见的同步大幅加息,可能令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香港银行预计也无可避免开启四年来首次上调最优惠利率,导致经济进一步承压。
环球大冧市中国国债逆势升
不过,香港金融、经济韧力强,有能力守住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况且中长期增长动能犹在,前景依然乐观。例如离岸人民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导地位,为香港金融业长期向好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作用。
事实上,香港互联互通2.0新时代已来临,除了ETF通与互换通之外,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计价交易、在港上市外国企业纳入港股通与国债期货也将陆续启动,这不但促进香港金融业发展,也助力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摆脱美元霸权多元配置外汇
其实,全球多国受累美国激进加息,出现货币大贬值、高通胀、经济衰退与债务违约风险,因而正在设法摆脱美元霸权,减少对美元依赖,加速多元外汇资产配置,人民币资产成为增持对象,特别是今年环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国国债表现尤其突出。
人币料超英日成第三大货币
事实上,全球债券市场经历30年来首次大熊市,美国国债成为跌市重灾区,10年期美国国债息由年初的1.63厘倍升至目前的3.55厘,为逾11年最高。相反,中国国债在全球债市跌跌不休之中逆势上升,债息反复回落,10年期中国国债息由年初最高的2.85厘,逐步回落至近日的2.64厘。
中国国债需求日大,正是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的良机,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关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昨日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与提升带来历史性机遇,预期到2035年,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的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超越了英镑与日圆。英国已被印度追上,失落第五大经济体地位,而日本经济总量亦因为今年货币汇价暴泻两成而大缩水,跌破4万亿美元,返回30年前水平,与德国经济总量相若,日本第三大经济体地位危危乎。
随着全球去美元化,加上英镑与日圆相继失宠,人民币国际地位迅速攀升,带挈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壮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