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次季GDP增长料续承压

2022-04-22 09:40:06作者:艾西亚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疫情爆发首当其冲影响的是消费,内地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为-3.5%。资料图片
 
伴随近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强以及内地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爆发,内地经济在一季度实现了4.8%的GDP同比增速,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同比4%)。不过,3月与1、2月的经济数据之间,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3月底,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下降。
 
疫情爆发首当其冲影响的是消费。2022年首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但是在3月同比增速下降为-3.5%。其中,餐饮收入从前两个月的同比8.9%下滑至3月的-16.4%,商品零售也从前两个月的同比6.5%下降至3月份-2.1%。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第一季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比仅增长6.3%,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一季度8.7%的水平,意味着总体的消费增长趋势是放缓的。
 
消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与前两个月相比,内地3月份投资增速也有所放缓,但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仍然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根据我们的测算,内地固定资产投资(FAI)同比增长率从1、2月的12.2%下降到3月的6.6%。其中,国有和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都出现了减速。不过,正如我们所预期的,由于财政政策力度加强,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在第一季度显示出更加明显的支撑作用,从1、2月的同比8.1%上升到3月的同比8.8%。
 
对外贸易方面,内地出口增速在3月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具体而言,出口增速从1、2月的16.3%放缓至3月的14.7%。进口增速缩窄的速度相对更快,从1、2月的同比15.5%降至3月的同比-0.1%。因此,内地在2022年第一季度保持了1,63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不过,这一贸易顺差的绝对水平,已经低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2,507亿美元。
 
内地经济目前面临的阻力比年初预期的要多,这促使政府出台更宽松的政策来支持经济。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预计财政赤字可能会在原有安排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如果将政府的表内赤字以及通过融资平台产生的表外赤字加在一起,那么2022年内地的广义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12.1%提高到13%以上的水平。
 
货币政策调控仍属谨慎
 
中国央行也在通过实施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撑经济。近期的货币政策侧重点之一是向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注入流动性。内地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从2月份的10.2%增加至3月份的10.6%。总体来说,货币政策的调控仍然是较为谨慎的,人民银行在过去两个月并没有采取降低LPR利率的措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仅仅是下调了0.25百分点(部分符合条件的银行下调了0.5百分点)。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央行通过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6,000亿元),已经注入了部分流动性。不过,人民银行相对谨慎的货币立场也反映出其对中美利差迅速收窄的担忧,同时也意味着财政政策可能分担更多支持经济增长的责任。
 
当前较为温和的通胀压力是有利于央行部署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地CPI从1月份的同比0.9%上升到3月份的同比1.5%,但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从同比1.2%下降到1.1%。
 
在金融市场方面,上证综合指数自年初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一季度跌幅超过10%。人民币在今年前两个月得到支撑。但是在近期,国际资本出现一定程度的外流,对人民币施加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总而言之,当前的经济出现一定的挑战。如果需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预期的5.5%的增长目标,那么更大力度的经济政策是有必要的。同时,今年疫情对经济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取决于目前的疫情将会在何时受控。此外,我们还需要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重点观察经济刺激政策的有效性。
 
题为编者所拟。本版文章,为作者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责任编辑:宫锡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