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继理财通与南向债券通后,下一步将是ETF通与保险通,随着互联互通机制扩容,香港将不断提升金融市场竞争优势。
全球加配人民币资产未止,正是透过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适当时机。除了南向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酝酿中之外,预期ETF通、保险通启动也将为时不远,这有助吸引更多内地与海外资金流入,进一步激活市场成交,持续增添港股活力。
虽然恒生指数去年表现令人失望,在科网股拖累下,大跌约14%,成为包尾大幡,但港股依然保持相当活力,资金继续流入股市,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成交迭创新高可以反映出来。
互联互通成交创新高
境外投资者去年透过沪深股通渠道北向淨买入金额达432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大增一倍,而去年债券通成交同比增长三成多,去年12月中曾创下交易额510亿元人民币新高纪录。在全球积极加仓人民币资产未止之下,今年股债互联互通成交额有望再破新纪录。
事实上,港股市场去年有不俗成绩,日均成交额增长约29%至1667亿元、跻身全球第四大IPO集资中心与基金管理规模按年增长21%至4.5万亿美元等,可见国际投资者对香港信心十足,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港股通人币计价激活成交
正如特首林郑月娥昨日线上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所言,正采取多管齐下方式巩固香港资产、风险、财富管理枢纽及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因此,港股可望注入更多新活力,未来成交与规模将进一步壮大。
已有多项政策举措推出,包括引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与优化在港第二上市制度,后者主要是吸纳已在海外上市、并不是同股不同权架构及非创新产业的大中华企业在港作第二上市,预期新公司上市活动继续保持活跃,集资额位居世界前列位置。
密切期待ETF通保险通
同时,香港正争取南向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未来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更加便捷,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交易,不但能够刺激北水南下意欲,激活港股成交,还有助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其实,全球加配人民币资产,正是透过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适当时机。继理财通与南向债券通之后,下一步将是ETF通与保险通,从中可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互联互通机制扩容,香港联通内地与国际的中介角色与功能将不断提升,增强金融市场竞争优势。
香港金融业发展处于黄金机遇期,港交所前景可以看高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