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科:吸纳本地航天人才 助港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2-07-07 10:07:20作者:记者 周晓菁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 古嘉利称,公司发展商业航天工业,冀协助香港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冷门的航天工业也有望成为香港科创前行的一分子。2019年成立的香港航天科技(1725)是香港首间商业航天公司,其计划今年年内可发射首批「香港制造」的卫星,望短期能达到年产150颗卫星的目标。副主席兼执董古嘉利表示,公司发展商业航天工业,不仅能弥补香港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还能吸纳本地及国际航天人才,协助香港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拟年内发射首批「香港制造」卫星
 
古嘉利指,其实本地多所大学设有航天和相关工程的人才,今年9月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也会增设相关本科专业,唯独过去香港没有相应产业,能够使毕业生学有所用。待今年7月公司的卫星制造中心启动后,会陆续聘请本地学生操作仪器,聘请本地学者和毕业生参与公司的产品制造及数据应用等。
 
激励青少年对航天产生兴趣
 
她称,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大量航天人才。公司已经与本港多间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商业卫星制造这一契机为更多本地航天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以及吸纳各地的航天人才,驱动更多创科成就,同时亦藉此激励更多青少年对航天产生兴趣,投入相关行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一点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古嘉利称,会充分抓住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会,加上本港有税制、法律、融资等竞争优势配合,公司将致力在港打造商业卫星制造、发射、测运控和数据应用的整个生态链。
 
AMC卫星制造中心料月内启用
 
该公司位于先进制造业中心(AMC)的卫星制造中心料在7月内启用,航天测运控中心一期工程也将于10月落成运营,此外还在港设有数据中心、香港总装测试中心等。鉴于香港航班密集,公司会将发射场设在东南亚,目前正在多国物色场地,以供未来使用。
 
古嘉利又透露,公司于2023-2027年间会分期建设250万平方尺的全球大型卫星总装集成与超精密制造中心,计划达到年产制造10吨以下航天器、及1,500颗卫星的规模化生产,并构建年产200种超精密卫星零部件/元器件生态链,料届时能提升香港卫星制造、精密零部件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宫锡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