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少冬:吸资留港 需产品丰富投资方便

2022-03-14 10:23:18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跨境理财通”自去年落地至今稳步发展,截至今年1月,已经有24家香港银行与其内地伙伴银行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会长连少冬认为,理财通为基金业界带来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广阔的”,但香港的财富管理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因此寄语香港须“提供足够优质、多元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吸引资金留在香港。

跨境理财通目前仍在起步阶段,开放的投资产品较稳健,销售安排也有一些限制,她形容两边的投资者仍在逐步熟悉对方资产管理市场,故此“对业界的资管规模的拉动还不明显,但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只要香港能通过各种互联互通机制服务好境内客群,特别是大湾区客群的境外投资配置需求,就能迎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推香港的财富管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但是,香港的财富管理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果香港不能提供足够优质、多元的产品与服务,资金亦不会停留在香港。”连少冬指出,相比境内高效的、丰富的产品供给,和便捷多元的数字化投资体验,香港在产品与服务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劣势。香港零售高度集中导致的行业活力偏低,行业数字化程度与标准化不足导致的整体效率偏低,以及行业较低的信息透明度是限制香港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主要障碍。

连少冬续说,内地投资者已经习惯于内地公募基金市场丰富多元的产品供给,便捷的申购和赎回体验,丰富的投资教育内容与产品推介的生态模式。跨境理财通为香港资产管理行业连接了拥有7000万人口的经济腹地,而香港与内地市场在产品与投资体验方面的落差,“将阻碍跨境理财通的深度开展”。

对此,她坦言基金行业仍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核心就是对标成熟市场的领先实践,进一步完善财富管理行业生态的构建,营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普惠金融,促进业界发展。同时,业界期望监管机构能进一步深化“跨境理财通”的发展,并适时考虑扩展计划和增加安排的弹性等。

责任编辑:宫锡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