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董事:月入7万都顶唔顺

2021-06-07 09:56:59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生每月支出分布

今年40岁的陈生,在知名学府博士毕业后便获一家中资投行聘请,如今已升至董事一职,月入达7万,计及花红年薪过百万。表面上看,陈生事业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令人羡慕。但谁会估到,他每月却过着入不敷支的日子,个别日子甚至要靠借私人贷款渡过难关。

太太为全职主妇、有外佣、子女读私立学校,是本港不少中产家庭的写照,陈生也不例外。他向记者分享了每月开支:“最大支出是供楼,薪金差不多一半用于供楼,再加上子女教育、保险、工人及其他开支,我每月基本都是入不敷支,要靠年底花红补贴。”

修例风波加上疫情的打击,近年本港经营环境日趋严峻,亦蚕食了银行的整体表现,不少金融机构纷纷削减花红,陈生所在的投行也是一样。他十分依赖年底花红,当年发放不理想便十分头痛。“有时实在没有办法,手头现金流不足,要供楼、要养家,又未到发花红日子,唯有借私贷。”不知从何时开始,他已成为银行私人贷款的常客。过重的负担亦令陈生不敢轻言转工。“自己于这个岗位已数年,眼看再向上升迁的空间有限,自己也十分想出去再闯一闯,但又担心新工作环境一旦未如理想,自己又不能裸辞。”人前风光的他,面对种种压力,只能咬紧牙关度过。

事实上,即使没有家庭负担,亦有其他压力要面对。据陈生透露,他的一名前线同事为单身贵族,生活本应无忧,但却常常向他抱怨“不够使”。皆因他要面向客户,置装费自然不能省,名牌、名表更是必备;再加上平日的应酬活动,动辄出入高档食肆,平日使费甚大。由于置装及应酬等开支已占去他人工一大部分,香港楼价又贵,唯有选择居于不足200尺的“蚊型”单位,亦不敢向人透露自己住处。

责任编辑:宫锡曼

相关内容